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也稱“端陽節”,有仲夏登高,順陽在上的含義。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在中國,端午節期間無論南北,都有吃棕子、佩香囊的風俗,據說吃棕子是為了紀念屈原,而佩戴香囊除了是傳統習慣,還有防暑除疫、驅避蚊蟲的作用。在端午節制做、贈送香囊也逐漸成為一種健康高雅的風尚。 今年端午節,人力資源部策劃舉辦了一次“佳節競猜贏香囊活動”,員工們親手制做香囊,然后答題抽獎,通過答題競猜溫習了傳統文化知識,通過親手制做體驗了濃濃的端午風情。
這位闖關王者,就是商務部的老員工---吳少玉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與諸君共勉! |